首页  »   娱乐资讯  »  海边的曼彻斯特《乐观可以选择吗?呵,自由意志就是个笑话》

海边的曼彻斯特《乐观可以选择吗?呵,自由意志就是个笑话》

2023-07-03 09:15:09
前言:谈论这个“笑话”之前,谈谈我理解的自由意志。所谓自由意志指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决定行动的能力。这与司法界和心理学界的专业有所区别。主要是我无法专业到用法学和心理学去谈论这一问题,只能遵循自
谈论这个“笑话”之前,谈谈我理解的自由意志。所谓自由意志指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决定行动的能力。这与司法界和心理学界的专业有所区别。主要是我无法专业到用法学和心理学去谈论这一问题,只能遵循自己的逻辑阐述。大多数人的一生,都不曾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这大概有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之嫌,但选择这种东西,实际上虚无缥缈。既然是个影评号,那就从电影讲起。这些年印象深刻的电影不多,《海边的曼切斯特》是其中一部。豆瓣8.6,奥斯卡最佳男主。剧透预警 Spoil AlertI can't beat it.曾经乐观开朗的男主因为自己的无心之失,酿成一场大火,烧死了自己三个可爱的孩子,法律不追究他的责任,他夺枪自杀未果,在深爱的妻子不堪悲痛离开后,从此独自一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他用一种自暴自弃的“丧”,判决自己。故事在悲剧前后的对比中交织进行。根据大情节剧本原理,故事应该实现一个“救赎重生”的闭环。但是哥哥的关爱,侄子的依赖,前妻的原谅,最终都没能将他从悲痛的泥潭中拯救出来最后,留下的只是“I can't beat it”(我无法战胜这种悲痛)的无奈。借用某影评的标题,不反转,就是最大的反转。男主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以后,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一直认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站不住阵脚的伪命题。“极端”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可以不动声色,也可以天翻地覆。每个人对“极端”的感知程度不同,也有自己的定义。对于一部分人,失业、失恋和遭受辱骂是一种“极端”,有些人则对家庭破裂,事业挫败,失去至亲等情况反应强烈。因人而异。按照目前被较广泛应用到抑郁症治疗的“神经递质失衡的假说”,个体对悲伤的承受能力从一开始已被写进了基因,不可逆。因此,“极端”事件发生后,对个体性格、情感、三观(可以笼统理解为秉性)的影响是自然也是不可控的。以《海边的曼切斯特》男主为例,事故以后,从乐观到悲观,从幸福到苟且等包括性格、态度等极端的二元对立式的变化,是他能在自由意志之下被选择的吗?我认为不能。或许会有人开上帝视觉,他心里承受能力不够。但人类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和强大的极端,是一个没有结论的黑洞谜题——可以强大到去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可以脆弱到被“稻草”般的小事逼向崩溃自杀的边缘。客观地看,我们可以说他强大,因为他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活着,也可以说他脆弱,因为他没有活出积极的模样。但难道他不想走出伤痛吗?难道他是刻意将自己困在那场大火带来的悲伤里吗?有人认为是的,他是故意的。大概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罪”只能用度过凄苦的余生的方式来救赎。这个解释不乏合理之处,人的心理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也有人觉得不是。“I can't beat it.” 是影片最深入人心的一句台词。这当中给出的信息,就是:我没得选。他尝试抵抗悲伤,尝试忘记伤痛,尝试重新生活,但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无论是感知层面,还是承受层面,他的内在基因注定了他无法拥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承受这份对他而言近乎绝望的打击;因为这份伤痛和回忆过分强大,他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信念——他必须以消极的活法惩罚自己,这种观念烙进了他的余生;因为身边不具备足够的爱和支持去驱使他引导他重新回到符合主流的生存状态或方式。事实上这不是所谓“自由意志”能够支配的。回到现实中看问题,无论是婚否、孕否、辞职否、分手否等重大决策性的选择,还是购买、取舍等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杂乱选择,抑或是悲伤、快乐、消极、积极等主观情绪和态度上的选择,我们都陷入了“自由意志”的假象中。无法抵抗的宿命式影响每个人都被三种无法抵抗的、宿命般的存在支配着。外界的客观因素影响,并通过因果的积累不断叠加。通俗的讲,就是我们的下一个选择往往受到之前的相关选择影响,二者无法隔离,有些选择会如滚雪球一般伴随很多人的一生。比如,大学选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找工作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当初的选择影响,往后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就此定型。这个逻辑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蝴蝶效应》就是最经典的例子。你可以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去扭转局面,但扭转局面的动机往往又存在着难以摆脱的客观因素支配。来自自身的经历、过去形成的精神观念,或是群体性传统观念的束缚。一场变故,或者一种经历对个人的影响可以是巨大的。经历战争年代的人具备更强烈的反战情绪,不经意中影响了他们对文艺作品的选择、看法;受过背叛的人更难以信任他人,在亲密关系里会显得疑神疑鬼;在传统家庭和环境成长和生活的人,更害怕成为剩男剩女,认定早日结婚生子的人生的必然选择……这些观念的束缚是潜移默化的,并在你以为自己有选择的前提下束缚了你的一切选择。基因、遗传等生理特性决定了我们面对变化、选择时的应激机制。有些人就是天生敏感、极端、消极,一如高和矮般的生理特点,不是一句看开点就能改变对方的状态和想法。甚至有研究认为,个体生理上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就像好看的人面试通过率更高,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抵抗惰性,更容易疲劳,消极的人,比起意志力更强大,体质更好的人,显然更难取得工作、生活上的进展和突破。有时候不是我们不选择更好,而是用尽了所有力气去Fight,依然无法beat it.当然我提出这点不是抛出一个放弃挣扎的理由,而是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正视自己,认识自己,而不是在无尽的自我怀疑中惶惶度日。以上三个点,足以反驳世界上一切的所谓遵循“自由意志”的选择。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站不住阵脚的伪命题,但整个人类社会的机制、包括宗教,经济、政治体制不也一样吗?很无赖,也很真实。从这个逻辑上看,我们明明从来没得选,却每一天都在选择中纠结,都在懊悔过去的选择,都在假设另一种人生。如此悖论。归根到底,无论讨论什么,结果都会回到人生无意义的命题之上。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将人的一生比作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过程,每日往返,像极了每日为了谋生而被困于苟且的人,哪怕苟且中偶尔能开出花,但谁不是如同墙边的蚂蚁那般卑微地劳碌着。如果不发现、戳破乃至正视这些所谓的真相,或许一切还能裹着糖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选择信宗教了,而不少作家诗人都自杀了(海明威、莫泊桑、茨威格、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毛……)。退一万步讲,我们连是否出生的选择权都没有,为何还要自欺欺人认为自身拥有所谓的“自由意志”?笑话。
猜你喜欢